都市文韵
江南经济带自南宋后一直作为中国文化与经济的中心,进取与富庶中的平和与勇决是文化特质的展现。从上海出发,途径宣城,安庆,景德镇,九江,最后到达武汉,一路探访上海的历史变迁与中西文化的交融,感受景德镇瓷器的传承与发展,最后在昙华林体会中西合璧的建筑之韵。深度体验了“富而思进,文而取和”的精神内涵。
TRIP HIGHLIGHTS
上海老建筑
上海历史上遗存的著名地面建筑现今尚有70余处,这些老建筑集中体现了上海建筑的悠久历史、传统的建筑技巧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它们在建筑空间处理、施工技术技巧、建材运用上都有新的创造,在我国建筑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由于上海古代不是全国政治,故建筑体积不大,但这些老建筑具有上海文化的特定内涵,是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达到较高水平的例证。
外滩源
外滩源,意为外滩的发始之地。外滩源区域内保留着一批建于1920年至1936年间的各式近代西洋建筑,为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核心区域,是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会”的源头,也是上海现代城市的源头。
TRIP HIGHLIGHTS
宣纸文化园
宣纸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经为历史上的文化传播立下了卓著功勋,体现了中华民族奋力进取的创造精神。即使在机制纸盛行的今天,这些传统的手工纸依然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焕发着独有的光彩。宣纸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古典书画用纸。宣纸不但是历代帝王的御用纸品,更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苏轼曾用“精皮玉版白如云,纸寿千年举世珍”来形容宣纸,其珍贵可见一斑。
TRIP HIGHLIGHTS
再芬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明朝黄梅县的民歌小调和鄂东地区流行的“山歌畈腔”,以其淳朴流畅的唱腔,明快的抒情方式,极具张力的表现力见长;流传至今已成为我国名闻天下的五大戏剧种类之一。上世纪50年代初,一场以“改戏、改人、改制”为内容的全国性戏曲改革运动展开,黄梅戏也不仅仅局限于以往传统的形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所创新。黄梅戏能受到这么多观众喜欢,本身就是吸取多种戏曲的营养,不断进取创新的结果。
再芬黄梅公馆
“再芬黄梅公馆”历经三十年的风雨历程,现如今已成为中国城市戏曲文化地标之一。公馆内,所见的褪色服饰、斑驳道具,如同黄梅戏的年轮切面,于雕梁画栋之中处处展现黄梅戏艺术风韵。再芬黄梅公馆作为中国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成为独具安庆地方风情的文化名片。
TRIP HIGHLIGHTS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园
瓷器是中国汉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景德镇陶瓷“始于汉,兴于宋,盛于清”,两千多年的制瓷文化和技艺的深厚积淀。奠定了景德镇举世公认的瓷都地位。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园保存了世界上最古老制瓷生产作业线,并对历代制瓷的独特手工艺进行展示,像清代的镇窑、明代的葫芦窑、元代的馒头窑、宋代的龙窑等等;向人们展示了古代瓷业文明及中国千年陶瓷文化的脉络。
TRIP HIGHLIGHTS
武汉昙华林
昙华林,位于老武昌的东北角,现昙华林街全长1200米,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武昌老城墙沿螃蟹岬山脊而建,昙华林依城墙而展,构成了独特的古城文化。汉口开埠以来,可以看到昙华林中国学堂和西方教会学校隔街相望、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中西合璧的学校建筑,形成了以教育为特色的街区文化。昙华林历史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是近代建筑,呈现出中西交融的特征,使中西文化交流在建筑上得到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