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遗珍
从古都西安启程,穿越周秦汉唐,到古都南京收官,梦回宋齐梁陈。古都之间串联的是华夏文明的兴衰与共。感慨悲壮之秦风,魂山梦绕里沉睡千年的雄兵陶俑,无声吟唱一曲曲赳赳老秦。博大深邃之南韵,盘龙游凤里穿梭缕缕蚕丝罗线,妙手绘就觞觞秦淮。您体验到的,既是东西两地博物馆里的物华天宝,同时也是两个伟大时代留给后人最直观的精神遗产。
TRIP HIGHLIGHTS
周秦汉唐 盛世华章:
陕西历史博物馆
十三朝古都明珠华夏宝藏——陕西历史博物馆,周秦汉唐——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王朝,皆定格于此。镇馆三宝串联起了一副世代兴衰的图景:杜虎符承载了秦人和当时华夏文明独步天下的军事智慧和缜密的周详的国家动员机制,它们铸造了秦汉时期阳刚威武厚重深沉的民族品格,预示了一个伟大民族的昭昭天命。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则从不同的方面再现了海纳百川、开放自信的盛唐气象。
杜虎符
杜虎符正面突起如浮雕,背面有槽。虎身有错金铭文九行四十字。分为左右两半,右半符留在京师,左半符颁发给屯驻在外的军队。调兵时,由朝廷使者持右半符前往,军队长官将右半符与左半符验合后,军队即按使者传达的命令行动。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为唐朝文物,外壁用银制,呈圆球形,通体镂空,以中部水平线为界平均分割成两个半球形,由于机环和金盂重力的作用,香盂总能保持平衡,里面的香料不致酒落。此银香囊露制作过程复杂,设计科学与巧妙,令今人叹绝。
阙楼仪仗图
再现了千年王宫阙楼建筑,眼前的每一笔都是来自唐朝最高超的画师之手!见证盛世威仪,让我们不禁联想到“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诗句中的气势来。
青釉提梁倒注瓷壶
青釉提梁倒注瓷壶,是一件造型独特、构思巧妙的倒灌壶。壶底部中心有五瓣梅花孔,灌水时将壶倒置。水从母狮口外流时为盛满,因壶内有漏柱与水相隔,所以底部虽有孔而不会漏。这是利用了“连通容器内液面等高”的物理原理。反映了工匠艺人的睿智巧思。
舞马衔杯纹银壶
舞马衔杯纹银壶造型采用的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皮囊的形状,既便于外出骑猎携带,又便于日常生活使用。银壶的两侧采用凸纹工艺各塑造出一匹奋首鼓尾、跃然起舞的骏马。壶上的骏马就是唐代有名的舞马。曾有诗句描写舞马完成表演后的神态:“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棹尾醉如泥。”此壶的舞马形象正好与书中记载相互印证,是十分难得的文物珍品。
TRIP HIGHLIGHTS
沿途亮点
夜赏大唐西市
大唐西市是国内唯一在唐长安西市原址上再建的以盛唐文化、丝路文化为主体的际商旅文化产业项目,是唯一反映盛唐商业文化和市井文化的项目,是唯一可以用丝绸之路起点命名的项目。其文物保护、文化展示、商旅开发为一体的综合运作模式,是陕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范例,是西安的城市新名片和陕西旅游的新亮点。这里也是丝绸之路真正意义上的起点!
TRIP HIGHLIGHTS
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始皇陵兵马俑
在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陕西,屹立着一座见证社会文明与制度衍进的丰碑,这就是秦始皇帝陵!而秦陵中沉睡着的秦俑,正是大秦帝国的雄兵,跨过历史层层的页码,从千年山魂里走出来,金鼓齐鸣,激荡着历史的回声。其风格浑厚洗练,是中国古代塑造艺术臻于成熟的标志。它既继承了战国以来中国的陶塑传统,又为唐代塑造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人类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宝”。
跪射俑
跪射俑身穿战德,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发髻,脚登方口齐头翅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ー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有一点非常可贵,就是他们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针脚被工匠细致地刻画出来,反映出极其严格的写实精神。
秦铜马车
秦始皇陵铜车马整体用青铜铸造,使用金银饰件重量超14千克,由3500余个零部件用铸造、镶嵌、焊接、子母扣连接、活铰连接等多种工艺组装而成,是中国考古史上出土的体型最大、结构最复杂、系驾关系最完整古代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TRIP HIGHLIGHTS
三门峡:陕州地坑院
一提到中国式古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想必就是北京的四合院了。然而在陕西三门峡,有着一个更具特色的地下式“四合院”,据说是:“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 而这座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也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
舌尖上的陕西: 穿山灶——十碗席
穿山灶,是地坑院特有炉灶,灶呈斜坡状依次向上,灶心相通,根据热气往上走的原理,依次开九个灶孔,可以同时放置九个锅,往上炉温逐减,可根据火候烹饪地坑院的特色美食“十碗席”。穿山灶的第一个火最旺,适合蒸煮,随着火力的逐步减弱,依次为炖、闷、保温功能。
巡访地平线下古村落:陕西地坑院
地坑院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
TRIP HIGHLIGHTS
周风虢韵 奇珍熠熠:
虢国博物馆
虢国是个特别的国家,在我们所熟知的东周各国中,两个著名的成语“假道伐虢”和“唇亡齿寒”都和它有关。虢国博物馆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春秋时期大型邦国公墓。其中两座国君墓出土了许多国宝级文物,如有“中华第一剑”之称的玉柄铜芯铁剑,精美华丽的多璜组玉佩,体现高超制玉水平的人龙合纹玉璋等。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欣赏到墓地出土的精美文物,领略级别最高的国君墓的气势,还可步入2800年前真车真马陪葬的气势恢宏的地下车马军阵,感受东周列国风云。
龙纹白玉壁
在周代,“天子佩白玉”。而眼前的龙纹白玉壁正是当年虢仲立下卓越战功,受周天子赏赐而得。它记载了西周虢国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当之无愧的成为虢国的镇馆之宝。
中华第一剑:玉柄铜芯铁剑
由铜、玉、铁三种材料复合而成,是中国发现最早的人工冶铁实物。把我国的冶铁历史向前提前了200多年,被誉为“中华第一剑”。
人龙纹玉璋
玉质细腻,微透明。整体近似铲形,上端为弧形双面刃,两侧较薄且有刃部,下端近柄部有一圆孔,短柄的一角被削成斜边。中部向下装饰两条龙纹,一龙在人身下,一龙在人足下,龙身卷曲刚劲有力,仿佛要腾空而起,但又牢牢被上面的人所掌控,整个纹饰细腻流畅,圆转华丽,造型构思巧妙,浑然天成。
TRIP HIGHLIGHTS
开封博物馆
开封博物馆属于社会历史与艺术性博物馆,在新馆收藏的8万余件藏品中,包括陶器、瓷 器、铜器、书画、雕刻、石刻、货币、 玉器、漆器、服饰及杂项等十八类。其品种繁多,内容丰富,为后人了解古都文化提供了一场饕餮盛宴。
唐三彩抱鸭女俑
口径5厘米、底径13.4厘米、高26.5 厘米, 其造型是一个怀抱鸭子、眉眼修长、稚气犹存、端丽活泼的少女。少女梳边髻、分头,面部丰满。身著窄袖长衣、袒胸、蹲跪于一圆形俯莲台上。怀中所抱鸭子,肥壮、羽毛丰满。女俑和鸭子身体中空,连为一体,似为插花器。女俑服饰及鸭子施色彩斑斓的三彩釉。女俑造型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以呼之欲动之感。
朱仙镇木版年画
诞生在北宋东京城。在近代,开封城又成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生产、销售中心。如“天成”、“云记”、“汇川”等都是名噪一时的老字号。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用色讲究,历史上以矿物、植物作原料,使用传统工艺精心熬制而成,印制出的年画,色彩鲜艳,久不褪色。其构图饱满匀称,线条粗犷简炼,造型古朴夸张,艺术风格独特。它选择的题材和塑造的人物多源于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戏曲人物等,种类繁多,形象生动。
大晟编钟
宋大晟编钟高27.5cm,最大口径18cm,重约6千克,甬部为双夔形,铚部有36枚,舞和篆部饰潘纹,正面中部阴刻篆书“大晟”二字,背面刻“夷则”,器形古朴典雅,纹饰优美,篆刻工整。大晟是北宋王朝的宫廷乐府名,大晟编钟就是大晟乐府的乐器之一。现在流传于世的有十余件,北京故宫博物院有3枚,辽宁省博物馆藏有1枚,开封市博物馆藏有3枚,日本和加拿大各有1枚。从其律名来说有黄钟、夹钟、夷则、无射、应钟、南吕等,是研究北宋宫廷音乐、乐制的宝贵资料。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五彩十二月花神杯
清康熙青花五彩十二花卉纹杯。是清代康熙、雍正官窑瓷器中的名品,除青花五彩之外还有青花品种,雍正、嘉庆、光绪、民国均有仿制。“十二月花卉纹杯”12件为一套,一杯一花,腹壁一面绘画,另一面题诗,诗句出自唐诗。每只杯上绘一种应时花卉,指代历史上的著名女性,并题上相应的诗句,惯称“十二月花神杯”。它们杯底的款字较小,字体不一,大都不甚工整。官窑规格:口径6.7厘米,足径2.8厘米,高4.9厘米。有一些民窑和后世仿制的尺寸:口径6cm或6.3cm等不同尺寸,足径2.8cm。高6.6cm或6.0cm等不同尺寸。从现有传世品看,无论是绘画还是制胎,花神杯都是康熙官窑的工艺高峰。
钧窑
钧窑主要烧造时期有说为宋、金、元,而有学者认为如今被定为宋代钧官窑的陈设瓷为明初永乐宣德时期烧造。钧窑有钧官窑和钧民窑之分,钧官窑窑址在河南禹县(时称钧州)。宋代五大名窑中,汝、官、哥三种瓷器都是青瓷,钧窑虽然也属于青瓷,但它不是以青色为主的瓷器。钧窑的颜色还有玫瑰紫、天蓝、月白等多种色彩。
TRIP HIGHLIGHTS
狮子山楚王陵
徐州,著名的帝王之乡。作为两汉文化发源地,徐州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历史底蕴,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狮子山兵马俑既是汉代艺术珍品,又是徐州作为军事重镇的历史见证,对研究汉代雕塑、军制战阵意义重大。
龙形玉佩
和田白玉制成。以浅浮雕、透雕技法整体雕出蟠曲的“S”形龙,龙体丰腴,张口露齿,身饰勾连涡纹,龙爪简化变形,龙尾呈凤尾形。龙身上下饰透雕云纹,给人以祥云缭绕,腾云驾雾的感觉。这种龙头凤尾的造型在汉代十分鲜见,而“S”形龙身的方正和凤尾的婉转流畅相呼应。整条龙鬣毛飞扬,威风凛凛,具有西汉早期玉龙的典型风格。
两汉陶俑 且看徐州: 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
大秦帝国看西安,两汉陶俑在徐州。徐州汉兵马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官员俑长袍拂袖、卫士俑冠帻握兵、发辫俑抱弩负弓、甲士俑足蹬战靴。狮子山兵马俑既是汉代的艺术珍品,又是徐州作为军事重镇的历史见证,不仅对研究汉代雕塑艺术有极高的价值,对于研究汉代社会生活、丧葬制度、军制战阵都是重要的参考。
徐州汉画像石
徐州,中国汉画像石集中分布地之一;徐州汉画像石雕刻浑身有力、画风质朴简洁;雕刻技法有阴线刻、浅浮雕两种。线刻细腻真切,有阴柔之丽;浮雕浑雄苍健,有阳刚之美。构图紧密、夸张得体、以形传神,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内容题材丰富,真实再现汉代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各方面,使它在中国美术中占有重要位置。
TRIP HIGHLIGHTS
六朝古都 物华天宝: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先生倡议建立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拥有各类藏品42万余件(套),馆藏数量居中国前三,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迄当代;既有全国性的,又有地域性的;既有宫廷传世品,又有考古发掘品,均为历朝历代的珍品佳作和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瞩目的珍品,可以说是一座巨大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青铜、玉石、陶瓷、金银器皿、竹木牙角、漆器、丝织刺绣、书画、印玺、碑刻造像等文物品类一应俱有,每一品种又自成历史系列,成为数千年中华文明历史发展最为直接的见证。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由200多块古墓砖组成,分为两幅,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山涛、王戎4人占一幅,向秀、刘伶、阮咸与荣启期4人占一幅。人物之间以银杏、槐树、青松、垂柳、阔叶竹相隔。8人均席地而坐,士族知识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在这块画像砖上充分表现。荣启期是春秋时代人,把他与竹林七贤放在一起,可能是因为其思想与竹林七贤有相通之处。
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
这座拱门是用明代大报恩寺琉璃塔的一套备用构建复原而成,门券上的形象为藏传佛教密宗所特有的法相装饰(六拏具),门顶端高举着神态威武的金翅大鹏鸟,两侧对称设置龙女,摩羯鱼,狮羊立兽,白象王等神像兽。据史料记载,当年建造大报恩寺塔石共烧制3套完整的塔身构建,1套用于施工,2套埋于地下用于以后维修。
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
此件造型优美的梅瓶是在景德镇烧造而出,带着洪武年特有的釉里红色,被赏赐给宋琥,最终又随宋琥在地下长埋几百年,直到1957年才重新展现于世人,是现存唯一一件带盖子且保存完整的洪武釉里红梅瓶。胎质坚硬,釉质滋润,纹饰精致;它的白釉微青,釉里红虽发色略黑,但瑕不掩瑜,为国宝级文物。瓶上描绘的岁寒三友指松树,绿竹,梅花3种常绿植物,象征高洁的志向。
“广陵王玺”金印
“广陵王玺”金印的印主人为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九子广陵王刘荆,因该印由高纯度黄金制成,而成为南京博物院10件国家级藏品中及其特殊的一件。其龟钮纹饰精美,印文阴刻篆书“玉玺”,布局疏密有致,行笔直中有曲。字体端庄稳重,刀法遒劲老练,是汉印中的珍品。
TRIP HIGHLIGHTS
张云锦之纬 燃九光之灯:
南京云锦博物馆
“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历史。云锦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其用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精美、锦纹绚丽、格调高雅,在继承历代织锦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发展而来,又融会了其他各种丝织工艺的宝贵经验,浓缩了中国丝织技艺的精华,是中国丝绸文化的璀璨结晶。其中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堪称是中国古老的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于2006年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并于2009年9月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织锦技艺
如果要织一幅 78 厘米宽的锦缎,在它的织面上就有 14000 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就要在这 14000 根线上穿梭,配合默契的两个人一天都只能生产5-6厘米,而且这种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故而有“寸金寸锦”之说。
大花楼木质提花织机
大花楼木质提花织机,分为上下两层,需要由两个人同时操作才能开始织造。这是我国古代束综提花机中,最复杂、最奇特又最完美的织造工具。代表了我国古代织造工艺的最高成就。提花的工艺方法源于原始腰机挑花,汉代时这种工艺方法已经用于斜织机和水平织机。
帝王盛典龙袍料
帝王盛典龙袍料,全称:红四合如意云纹地柿蒂形龙云肩通柚龙栩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1958年出土于北京十三陵的定陵,为明朝万历皇帝国朝盛典冕服料。袍料全长五丈三尺,宽二丈一尺,在薄如禅翼的绛色纱地上布满了四合如意与灵芝的花纹。使用大量金线、彩线、孔雀羽线,镶金点缀;同时使用了云锦顶级工艺妆花纱的技艺。选科珍贵,工艺精湛,令后世叹为观止。
红地织金吉庆双鱼妆花缎
红地织金吉庆双鱼妆花缎,为清代民间用料,取材于传统吉祥纹样。“庆”与双鱼图案结合寓意吉庆有余,寿桃、佛手,石榴则寓意多寿多福多子福禄寿三多,寄托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