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她手上有一套房,但她要的是陪伴

周杰伦的歌里曾唱到:
“她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块,
比你给的还简单。
”现代人对老人的关怀,
习惯性地变为两月一次的探望,
买点水果米粮,塞个几千的红包,
就洋洋得意,自诩现代“孝子贤孙”。
而她,却真真切切地为爸妈装修一个适合他们住的家,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女士来到“一席”,
分享她的“孝道”与“装修之道”。

75岁前一定为父母做一次装修

作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周燕珉的研究方向却十分与众不同:老年建筑与住宅建筑专家。

但周燕珉却解释道:“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老年人’加‘建筑’就等于老年建筑。养老住宅的设计需要对我国老龄化社会有深切的把握,对老年人生理、心理及生活习惯做科学研究。”

人口老龄化一直是我国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国家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2.3亿,到2050年,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位是60岁以上的老人。

但周燕珉却意识到了为“老人们”设计一个合适的家,是多么重要。

博眼球?不不不!

比起现在备受追捧的追求创意与不同的设计师而言,周燕珉更注重安全性与实用性,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自己父母设计了一间保证60岁至90岁间不会摔倒的屋子。

在她设计的家中,坐在餐桌边要能看到电视机,进门的墙上安装了一面镜子方便老人们看到进门的来人。室内务必要“四通一平”,视线通、光线通、路线通、声音通、地面平。

其实每一处都不是大胆的创新,却在每一个细节注入了关注与细腻。“从这些点滴的细节当中流露出我们对老人的关爱。哪怕不是建筑师,我们能不能把家装做得更人性化一点呢?”

在日本生活多年的经历,给予了周燕珉更多的思考,也促使她回国后开始推进打造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建筑。

年纪再大都是宝宝

日本比中国更早进入老龄化,女性平均寿命88,男性则是80岁。而日本的老年人护理,已经趋于成熟。有小海豹机器人,老人们天天摸着它得到安慰。有护理机器人,智能化服务老人。

调研时周燕珉与她的学生们最常做的,就是前往老人设施处“蹲点”,夜里干脆在老人院住下,观察并记录他们生活的点滴。

老人们喜欢晒太阳,于是房间的窗户要设计的大;老人们喜欢聚在一起聊天,露天和开敞式廊道就显得必不可少;偶尔还要考虑到老人们的信仰,设置房间供奉佛像……

在周燕珉看来:“设计不是材料、色彩搭配等问题,而是对生活充分重视,对人足够了解。”

也许你会好奇,建筑设计难道不是追求豪华,追求创新?但她却偏偏扎头研究“老年建筑”。

在周燕珉的心中,有一份“不同凡想”的坚持:设计是为了老人,也是为了明天的我们。

她的设计中,没有花里胡哨的装饰,只有迎合“老年人不喜欢扔东西”的习惯,而尽可能做多的储藏空间。

她的设计中,没有独具匠心的立异,85公分的国家规范扶手高度,方便老人扶着慢慢走,不同于一般家庭10公分的鞋柜下空间,为了防止老人弯腰找被踢进去的鞋子,她将鞋柜离地高度设计为30公分。

周燕珉的设计,不是巧夺天工,没有令人啧啧称奇,却在每一个细节,体现了她的不同凡想,这是她对老年人的关怀,也是她对父母没有说出口,却洋溢在每一寸角落的,爱。

请锁定屏幕
以竖屏方式浏览